豐田亞洲龍一經在國內市場推出就受到不少人追捧,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它更像是雷克薩斯ES的原型車,無論是從尺寸、底盤構造、動力系統(tǒng)以及車身設計,亞洲龍都與雷克薩斯ES有著更高的相似點,甚至有不少人認為“亞洲龍就是換殼ES”這個觀點,然而雷克薩斯ES的銷量始終在逐年遞增,究竟是什么樣的產品力才能讓它成為品牌銷量的頂梁柱,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回顧下這款車的光輝之路。
導語豐田亞洲龍一經在國內市場推出就受到不少人追捧,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它更像是雷克薩斯ES的原型車,無論是從尺寸、底盤構造、動力系統(tǒng)以及車身設計,亞洲龍都與雷克薩斯ES有著更高的相似點,甚至有不少人認為“亞洲龍就是換殼ES”這個觀點,然而雷克薩斯ES的銷量始終在逐年遞增,究竟是什么樣的產品力才能讓它成為品牌銷量的頂梁柱,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回顧下這款車的光輝之路。
● 陪跑到領跑的雷克薩斯ES
模塊化平臺帶來的是更低的生產成本,共線生產并沒有問題,畢竟這些能降低企業(yè)的生產成本,但這也并不能就將兩款車劃為等號,所以在聊這款車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款車的歷史。
在初代雷克薩斯LS面世的同年8月份,雷克薩斯便推出了初代雷克薩斯ES,不過相比于雷克薩斯LS,初代雷克薩斯ES更像是配紅花的綠葉,除了在內飾上多使用了一些豪華用料、配置外,其它跟當時的豐田凱美瑞并沒有什么區(qū)別,也并沒有引起初代雷克薩斯LS那樣強的轟動效應。
第三代雷克薩斯ES發(fā)動機依然延續(xù)了3.0L V6的配置,但最大功率較上一代提升了25匹,達到了210匹,并且裝載了當時的高科技產品——自適應可變懸掛系統(tǒng),一副可以在0.0025秒級別頻段內,調校各個車輪的懸掛系統(tǒ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