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大家對于斯巴魯每年一季的“31座森林之旅”早有耳聞,活動在宣傳生態(tài)保護理念的同時還真正走進大自然,用實際行動來保護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而這次的森林公益盛典活動相當于斯巴魯對于十年來環(huán)境公益行動的總結(jié)與展示,我也有幸隨活動造訪了位于云南省瀾滄縣中緬邊境上的幾個村寨,親身感受了一回當?shù)刈匀淮緲愕纳詈蛣e樣的民俗風情。
導語告別了巖聰老藝人之后我們啟程前往拉祜族南亢村觀看蘆笙舞。
“拉祜”一詞是這個民族語言中的一個詞匯,“拉”為虎,“祜”為將肉烤香的意思。因此,在歷史上拉祜族被稱做“獵虎的民族”。
相傳,在很久以前,地球上爆發(fā)了一次空前的水災(zāi),洪水把一切都吞沒了,面對滔天的巨浪,人類的祖先為了保存一點人類繁衍的希望,把五十對男女分別放進了五十只大葫蘆里,并把葫蘆放進水里,讓它隨波漂流,其中的一只葫蘆,隨著水流,到了這片海拔近兩千米的高原上。洪水退去,葫蘆分成了兩半,從里面走出來的一對男女,并成了今天這塊土地上拉祜族的祖先,有種東方諾亞方舟的意思。直至今天,拉祜族人都稱自己為"葫蘆里誕生的民族",從他們世代相傳的各種圖騰中,以及流傳至今的傳說之中,都能看到拉祜族人民對"葫蘆"的無限感激與崇敬。